4月20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疾控中心等部門專家組織撰寫的《中國心臟驟停與心肺復蘇報告(2022年版)》正式發布。報告顯示,我國心臟驟??傮w發病率97.1/10萬,冬季早晚發病率最高。
心臟驟停由于其高致死致殘率,是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心臟驟停一旦發生,在四分鐘內接受高質量的心肺復蘇和電除顫是挽救生命的關鍵。
過去,我國心臟驟??傮w發病和救治情況不夠明確?!吨袊呐K驟停與心肺復蘇報告》通過大量的數據統計和分析,對中國人群心臟驟停流行病學特征及救治現狀進行全面了解,并給出有針對性的意見?!秷蟾妗返臄祿采w我國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及西北7大地理區域共70多個網點的院前-院內心臟驟停監測網絡,跨度從2019年到2022年。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心臟驟??傮w發病率為97.1/10萬,較10年前有上升趨勢,公眾實施心肺復蘇比例為17.0%,較十年前明顯提高;公眾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率不足0.1%,存在較大提升空間。調查發現,我國心臟驟?;颊吣行哉?0.9%。
專家提醒,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以及接受過冠脈搭橋、心臟支架等手術的人群都屬于高危人群。調查顯示,每年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發期,每天上午6時到9時,以及下午6時是心臟驟停發生比例比較高的時間,高危人群應該特別注意。(總臺央視記者 牟媞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