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清明節氣,南方降雨增多,記者從中國氣象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目前華南汛期已經開啟,今年屬于入汛偏早年份;夏季,長江中游等地可能發生階段性氣象干旱。
據介紹,3月下旬以來,我國南方出現大范圍強降水,還伴有明顯的強對流天氣。3月26日,廣東達到入汛標準,標志著今年華南汛期的開始。相較于4月9日的華南歷史平均入汛時間,今年屬于入汛偏早的年份。除了目前這輪降雨,未來幾天,南方還將有兩次明顯降雨過程。
暴雨、干旱、臺風等是汛期高影響天氣,2022年,我國長江流域遭遇大范圍夏秋連旱,中央氣象臺連續90天發布不同等級的氣象干旱預警。發布會上,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袁佳雙表示,根據目前的預測,今年,長江中游等地可能發生階段性氣象干旱,有中等及以上氣象干旱風險,但強度不如去年,建議抓住有利天氣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加強塘壩水庫的蓄水保水工作,合理開展用水調度,降低干旱對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不利影響。另外,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發生全流域性高溫干旱天氣的概率是偏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