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圣馬丁島教育、文化、青年和體育部(MECYS)舉辦了第三屆加勒比學校安全倡議(CSSI)部長級論壇。
本次論壇重點談討極端天氣事件的后續影響,如颶風“伊爾瑪”(Irma)和“瑪麗亞”(Maria),以及衛生事件新冠疫情等。
加勒比區域面臨著一些自然災害和生物災害。這些災害嚴重阻礙和損害了整個區域教育系統的發展計劃和成果。災害的系統性變得更加明顯,因為災害對加勒比區域的經濟社會以及所有的部門都產生了前所未有的連鎖效應。
根據分析“使兒童免受災害”活動的影響報告,全球每年有1.75億兒童可能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加勒比海地區的兒童也不例外。經歷過災難的兒童更有可能出現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欠佳、上學率低以及學習困難等問題。
據悉,第一屆加勒比區域學校安全部長級論壇于2017年4月在安提瓜和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舉行,論壇上發起了加勒比學校安全倡議。
在第一屆論壇期間,加勒比區域12個國家的教育部還簽署了《安提瓜和巴布達宣言》。在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教育與民族和諧部于2019年主辦的第二屆論壇期間,簽署國增加到18個。
據介紹,第三屆論壇還得到了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基金會(UNICEF)、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加勒比災害應急管理局、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教育與民族和諧部的大力支持。
資料來源: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