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p4utc"><pre id="p4utc"></pre></dd>
    1. <dd id="p4utc"></dd>
      <dd id="p4utc"><center id="p4utc"></center></dd>
    2. <dd id="p4utc"></dd>
      1. 同心協力 打破孤島——建設應對多種災害風險的能力

        2022-06-21 17:24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網

        災害往往跨越國界蔓延,制造出一系列相互關聯的風險和復雜的動態。要建設抗災能力以及應對日益增多的與氣候有關的災害風險,就需要團結一致,超越孤立無援的工作模式。

        西印度群島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協調員、第七屆全球減少災害風險論壇“同心協力 打破孤島——建設應對多種災害風險的能力”的主持人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說:“會員國、聯合國系統、各國政府,無論是國家、地方還是社區一級的機構,都需要學習如何以跨學科的方式開展工作?!?/p>

        “整個東盟統一響應”

        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尤其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近年來發生了許多災害,例如颶風、洪水、海嘯、地震等,還有新冠肺炎疫情。菲律賓民防辦公室主任蘇珊娜·胡安科(Susana Juangco)講述了東盟(東南亞國家聯盟)如何采取措施,更好地執行其減少災害風險戰略的經驗。

        “如今的災害風險趨勢變得越來越復雜,并且具有挑戰性?!彼f:“我們不僅要加強東盟地區內的合作,而且要擴展新的合作伙伴,建立與其他地區的合作關系?!?/p>

        東盟人道主義援助聯合工作隊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該隊伍聚集了政治、國防、衛生、社會福利和發展等多個部門的專業人士。

        她表示:“災害管理涉及到每一個人。打破孤島,相互合作和協調應該成為我們所有減災倡議的本質?!?/p>

        從社區角度理解災害風險

        民間社會減災組織全球網絡執行主比杰伊·庫馬爾(Bijay Kumar)介紹了如何通過借鑒當地觀點,以包容性、社區為基礎的方法加強減災和抗災能力建設。

        “作為一個全球網絡,我們正試圖從經歷過災害的人的角度來理解風險?!?/p>

        民間社會減災組織全球網絡利用全世界48個國家的具有代表性的社區經驗,觀察了社區是如何被納入到各種治理體系的,以及在十年期間這種納入方式是如何變化的。

        例如,在印度尼西亞,研究發現,協商進程激活了一種“五螺旋”方法,使地方政府、民間社會、學術界和媒體都能夠參與制定規劃,并在國家一級加以實施。

        “全方面的分析可以為建設可持續的抗災能力提供計策?!彼赋?。

        為工作找到合適的工具

        科學家們擁有一系列評估災害風險的工具。在評估外部沖擊帶來的影響方面,已有成熟的方法,但在許多經歷災害的地方,缺少的是數據。然而,當涉及到評估系統性風險和導致更廣泛影響的復雜動態時,能用的數據更少。

        德國減災委員會(DKKV)的獨立專家奧拉夫·諾伊納(Olaf Neu?ner)認為,近期的全球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和烏克蘭戰爭,或將有助于打破不同研究渠道之間的隔閡,并為分析風險創造新的機會。

        “其實,有很多可用的數據,研究人員可以對其進行研究,弄清楚實際的串聯效應?!彼f。

        在評估風險時可以利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來處理海量數據,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因果關系、帶來的危害以及其中的聯系。

        經濟模型也有助于理清災害對社會的經濟影響——這就要求將經濟分析和減少災害風險分析這兩個筒倉連接起來。

        “打破筒倉需要時間和精力,但這是值得的?!?/strong>

        瑞士天氣(MeteoSwiss)總干事、瑞士常駐世界氣象組織(WMO)代表彼得·賓德(Peter Binder)舉例說明了瑞士的減災倡議是如何建立結構性機制來打破筒倉的。

        這就需要建立自然災害干預指導委員會,該委員會聚集了處理天氣、火災、民防、地震、雪崩和地質等各種事件的政府和學術機構。該委員會分三個層次運作,每個層次都涉及各方。

        國家氣候服務中心也采用了類似的合作方法,將七個聯邦辦事處和學術機構聚集在一起。

        “打破筒倉需要時間和精力,但這是值得的?!彼f。

        地球層面的系統性方法

        賓德說:“在國際層面,與天氣、水和氣候相關的氣象組織提供了另一個打破筒倉的案例?!?

        “這三個學科在本質上密切相關,因此,其科學研究和功能操作方法也應該是一致的?!彼f:“這就是地球層面系統性方法,這種方法對管理多種災害風險不可或缺?!?/p>

        瑞士正在采取行動,進一步推動一項倡議,以加強全球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

        “根據氣象組織的協調機制,氣象組織成員提供的所有關于氣象和水文災害的權威信息都應被引導到相關的聯合國和人道主義援助組織的信息渠道。這是一項多組織和多國努力,以減輕氣象、水文和氣候災害風險的倡議?!彼硎?。

        資料來源: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

        責編:阿依努爾

        歐盟項目推動中亞城市發展更加安全、...

        近日,《使城市具有抗災能力2030(MCR2030)全球倡議》被介紹給9個中亞城市...

        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和國際房地...

        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UNDRR)和國際房地產協會(FIABCI)簽署了一項...

        投資具有抗災能力的基礎設施 共創美...

        日常生活依賴于基礎設施及其服務,例如供應鏈、電力、水和衛生設施以及信息...

        聯合國國際抗災峰會結束

        2022年5月27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聯合國國際抗災峰會得出結論:更...

        解決不平等和脆弱性 建立兩性平等的...

        多樣化的領導層和具有適應性的社會保護機制是以彈性并可持續的方式減少災害...

        荷蘭和孟加拉國加強防洪和水資源管理...

        孟加拉國和荷蘭有一個共同點:兩國都位于低洼地帶,很容易發生洪水和其他水...

        A片视频免费网络
        <dd id="p4utc"><pre id="p4utc"></pre></dd>
        1. <dd id="p4utc"></dd>
          <dd id="p4utc"><center id="p4utc"></center></dd>
        2. <dd id="p4ut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