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災害風險全球會議是一個“警鐘”,它要求各國改進防災措施,并“制止災害影響和風險不斷增加的趨勢”。
2022年5月27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聯合國國際抗災峰會得出結論:更多的國家必須“重視抗災能力”,與此同時,改善并緊急使用預警系統,以減少世界各地面臨的災害風險。
來自大約184個國家的代表齊聚巴厘島,審查世界各地為使基層社區免受氣候影響和其他災害影響而付出的努力。
在2022減少災害風險全球會議上,只有95個國家報告說,其擁有向政府、機構和公眾預報多種災害風險的預警系統,預警系統在非洲以及一些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覆蓋率特別低。
在近日發布的《全球評估報告》中,預警系統被認為是一種抵御洪水、干旱和火山爆發等多種災害的關鍵防御措施,根據目前的數據報告,可以預測到2030年將發生560次災害,即每天1.5次。
此前,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呼吁,在五年內將預警系統覆蓋到地球上的每個人。
“預警系統應該覆蓋到面臨風險最大的社區,應支配足夠的機構、財政和人力運行預警系統?!?聯合國秘書長的會議總結被稱為《巴厘島抗災議程》。
“一項核心建議是對所有的投資和決策采用‘重視抗災能力’的方法,以及將減少災害風險與整個政府和整個社會連接起來?!?/p>
《巴厘島抗災議程》在印度尼西亞政府主辦的為期三天的全球抗災會議結束時被提出的,它領先于今年10月13日專門討論預警系統的2022國際減少災害風險日論壇。
作為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的第一個聯合國國際抗災會議,這次會議在聯合國《仙臺減少災害風險框架》中期審查開始之際舉行。
鑒于疫情,《巴厘島抗災議程》強調重新評估管理風險和制定政策的方式,以及要求在全球、區域和國家各級建立新的抗災機制。
聯合國秘書長在會議總結里表示:“目前的恢復和重建方法在保護發展成果方面不夠有效,在更好、更綠色和更公平地重建方面也不夠有效?!薄霸跈C會之窗關閉之前,必須應用從新冠疫情中吸取的變革性經驗教訓?!?/p>
代表們分享了自2019年上一次全球抗災峰會舉辦以來取得的進展。目前,制定減少災害風險戰略并通過仙臺框架監測系統報告災害數據的國家數量增加了33%,該框架評估全球目標的進展情況。
《巴厘島抗災議程》里說:“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例如,開發新的融資機制以及與氣候行動機構建立更好的聯系等,但數據仍然表明,大多數國家在減少災害風險方面的投資和進展不足,尤其是在預防方面的投資?!?/p>
“對照《仙臺框架》目標進行監測報告的國家中,表示自己擁有適合目的的、可獲得的或可采取行動的災害風險信息的國家不到一半?!?/p>
《巴厘島抗災議程》將貫徹到第二十七屆締約方會議(COP27)、二十國集團(G20)和仙臺框架中期審查。
資料來源: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