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化的領導層和具有適應性的社會保護機制是以彈性并可持續的方式減少災害風險以及應對極端天氣事件的關鍵因素。然而,結構性障礙、能力差距、歧視性態度和陳規定型觀念繼續阻礙邊緣化群體有效參與有關減少災害風險的決策。
全球減少災害風險峰會第七屆會議(GPDRR2022)匯集了來自非洲、亞洲和太平洋、美洲、歐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國際和區域組織、民間社會組織和聯合國機構的約4000名與會者。
“減少災害風險領域領導層的多樣性”和“不讓任何人掉隊——通過社會保護機制增強受災害風險最大的人群的權能”等兩場專題會議,特別側重于討論減少脆弱性的必要性,以及多樣化的領導層和具有適應性的社會保護機制如何幫助各級采取包容性、風險知情和抗災能力強的干預措施。
受災影響最嚴重的人群在領導層中的代表人數最少
《仙臺減少災害風險框架(2015—2030)》呼吁采取包容性的、“覆蓋全社會”的方法,但在減災決策中,婦女、兒童、殘疾人、老年人、同性戀、雙性戀、變性者和雙性人、土著人民、移民和難民等受災害影響最大的人群的代表人數最少。
聯合國婦女署亞太區(UN Women Asia-Pacific)負責人莎拉·克尼布斯(Sarah Knibbs)表示:“我們認為,讓女性加入減少災害風險領域的領導層,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是明智的。我們可以看到,包容性領導層確實會帶來更好的結果?!?/p>
在青年活動家的主持下,會議強調了青年積極參與執行《仙臺框架》的重要性。青年參與者可以動員和激勵地方和社區各級的決策進程。
對最脆弱群體的適應性保護機制
具有適應性的社會保護機制會提供一個安全網,有助于在災害發生之前減輕個人和社區面臨的風險。然而,根據《2020—2022年世界社會保護報告》,有41億人仍無法獲得社會保護,至少獲得一項社會保護福利的人口不到全球人口的一半。
根據世界銀行最近的一項審查數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222個國家或地區計劃或實施了總共3333項社會保護措施,以支持人們應對疫情對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然而,這些措施仍然沒有包括所有人,最邊緣的人通常被排除在外,這進一步加劇了不平等。
殘疾人往往是最受排斥和邊緣化的群體之一。
“有效參與仍然是殘疾人的面臨的最大問題?!笔澜鐨埣惭芯克鶊绦兄魅渭媸紫瘓绦泄佻斘鳌ち_斯(Marcie Roth)說:“我們已經將口號從‘我們不參與,我們什么都不會有’更新為‘沒有我們,什么都不會有’?!?/p>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社會保護機制可以推動和維持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包括糧食安全、抗災能力和經濟發展,還可以更好地筑牢社會發展的堅實基礎。
如果社會保護機制具有包容性、適應性、人人都可利用以及能應對災害,它也可以成為緩沖社會經濟危機的有效工具。
美國聯邦應急管理局代理副局長維多利亞·薩利娜(Victoria Salinas)強調:“我們需要通過‘公平的視角’重新審視我們做事的方式?!?/p>
資料來源: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