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颶風“約塔”和“伊塔”橫掃中美洲后,許多人被迫帶著幾件被雨水弄濕了的衣服逃離家園,他們的房屋被毀,甚至家人的尸體被埋在厚厚的廢墟中。
暴風驟雨給該地區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許多人沒有回去重建家園,而是選擇北上尋求更好的生活。
隨著颶風季于6月初開始,美洲國家不但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還要應對數目不斷增加的因災害而流離失所的人群。
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美洲和加勒比區域辦事處主任勞爾·薩拉薩爾(Raul Salazar)說:“應對災害必須先從它的系統性出發,了解其連鎖影響以及與貧困和不平等等結構性因素的關系?!?/p>
“認識到潛在風險并減少這些風險,確保國家和地方做足準備以及制定有利于移徙的政策,是讓流離失所的人們返回家鄉并重建家園的關鍵?!?/p>
勞爾·薩拉薩爾認為,面對日益復雜的災害,加強風險治理是是幫助人們減少災害影響的關鍵,這說明充分的備災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據境內流離失所問題監測中心統計,2020年,災害是該地區境內導致人們離開家園的首要因素,影響了約450萬人。
而最脆弱的人往往受到最大的影響。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說,僅在今年前三月,墨西哥無家可歸的兒童人數就增加了900%。
颶風“約塔”和“伊塔”影響了中美洲約700萬人,在尼加拉瓜、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和墨西哥等國造成嚴重的災害治理危機。
《仙臺減少災害風險框架(2015—2030年)》中收錄了有關各國如何應對和幫助那些因颶風等災害而流離失所的人們的方法。
其建議加強跨界合作,加強抗災能力,以減少疫情的影響和解決災害導致的流離失所等問題。
題為《災害導致流離失所:如何減少風險、應對災害影響和加強復原力》的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指南指出,在緊急情況下有計劃的撤離或轉移可以有效減少人員傷亡。
報告說,如果人們長期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人道主義需求也會相應增加,人們還可能面臨與其有關的其他重大風險。
除了人們的短期和長期出行、基本服務供應和社會凝聚力帶來的挑戰外,流離失所問題還增加了人們未來應對災害的脆弱性。
報告說,如果災害導致的流離失所問題得不到充分解決,它可能會破壞可持續發展的長期利益。
消息來源: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美洲和加勒比區域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