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處于減少災害風險的最前線。當災害發生時,作為第一線,地方當局需要立即做出反應以及進行救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證明,城市最先、最容易受到災害影響和挑戰。地方和區域政府的作用需要得到廣泛的理解和加強。為此,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在“2030年使城市具有抗災能力”倡議(MCR2030)的框架下,支持各國和地方當局制定國家和地方減災計劃。為實現這一目標,此倡議正與歐洲和中亞的幾個城市展開合作。
意大利那不勒斯省的波爾蒂奇市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此城市位于仍然活躍的維蘇威火山之下。過去維蘇威火山的噴發導致了著名的災難,也形成了世界上游客最多的考古遺址之一:龐貝。波蒂奇市并不希望由于災害成為下一個參觀人數最多的考古遺址,而是愿意成為最具抗災能力的城市。波蒂奇市加入“2030年使城市具有抗災能力”倡議,以評估其應對災害風險的準備情況,并愿意制定符合仙臺框架要求的地方減災戰略。
意大利南部市政當局已開始實施減少災害風險的綜合戰略,之前在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的幫助下,對抗災能力進行評估并使用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的城市抗災能力記分卡,該記分卡圍繞10項抗災能力要素進行管理。MCR2030提供的戰略工具正在幫助波爾蒂奇市解決地方治理、城市風險以及最新和緊迫的大流行病挑戰等問題。
在2020年11月18日及25日舉行的網絡會議中,提出了以下有關改善風險管理的意見:
管控連鎖風險的重要性;
制定可采取的應對大流行病疫情的戰略舉措的必要性;
給地方衛生局增援,以免地方醫院在發生衛生緊急事件時出現負擔過重;
加強與公路和鐵路部門的聯系,以便抗災期間更好地協調;
加快所有教育設施的防震改造。
為了與歐洲智能城市標準接軌,波爾蒂奇市將開發一個全面的技術風險通信網絡,在設計時考慮到弱勢群體的需求。該市還正在實施一項新的城市總體規劃,其中將包括減少災害風險的規劃,例如實施網絡碼頭;土壤密封;推廣預警系統等等。網絡會議結束時,一位中學校長說:“比起成果,實施過程就是最有價值的成就?!?/p>
消息來源: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歐洲區域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