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日本辦事處(神戶)報道,《2015—2030年仙臺減少災害風險框架》是指到2030年減少災害損失以及加強這方面進程的全球路線圖,強調在減災中,從事科學、工程、技術和創新(SETI)工作的合作伙伴起關鍵作用。仙臺框架特別提出,通過科學和傳統知識來改善方法和工具的開發,以更好地收集數據以及建立風險模型,評估、繪圖、監測及開發多種災害預警系統。
U-INSPIRE是一個由從事科學、工程、技術和創新工作的年輕人和青年專業人員(YYP)組成的聯盟,它為減少災害風險和建設抗災能力付出貢獻。U-INSPIRE得到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教科文組織)和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UNDRR)的支持和培育。它于2018年在印尼起源,此后日益壯大,如今,在亞洲的12個國家設立分會。U-INSPIRE是一個積極協作、鼓勵相互學習,以解決跨界問題的組織。
印度、尼泊爾和印度尼西亞的U-INSPIRE分會成為了首批將其工作記錄在由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管理的仙臺框架自愿承諾在線平臺上的國家分會。通過在此平臺上公布其活動,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和參與者可以相互學習并獲益。例如,減少風險專業人員聯合會(U-INSPIRE印度)通過大學網絡,提升年輕人和青年專業人員的管理災害風險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能力,從而塑造抗災能力。U-INSPIRE尼泊爾的兩項自愿承諾項目,表明了該國年輕科學家的活力。其中一項是,由喜馬拉雅風險研究所領導的項目,該研究所正在努力提升年輕人和青年專業人員的抗災能力,以便在尼泊爾減少災害風險活動中,更好地開發和應用科學技術。喜馬拉雅減少風險研究所(IHRR)還致力于通過使用無人機和地理空間技術,進行災害風險評估和規劃未來發展來塑造抗災能力。首批自愿奉獻的國家分會還包括U-INSPIRE印度尼西亞的工作,其工作旨在國家、區域及全球各級,鼓勵年輕人和青年專業人員促進科學、工程、技術和創新的發展,以加速實施《仙臺框架》。
積極從事減少災害風險工作并想在本國建立一個U-INSPIRE國家分會的年輕科學家可以在教科文組織最近發布的一個工具包中找到指導方針。隨后,各國分會可在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的自愿奉獻平臺上展示其工作,該平臺作為任務管理管理工具,通過自動提醒系統,監測產出并報告進展情況,以及其他益處。
通過自愿承諾平臺開展合作可以提高參與者的工作效率。青年專業人員和科學家們希望擴大自己的視野,并與決策者接觸,而教科文組織(UNESCO)和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等國際組織則希望提升合作伙伴的能力,加強科學在管理災害風險中的作用。通過共同努力,沿著科學和技術路線,促進協同作用,執行《仙臺框架》,創造一個更具抗災能力的世界。
來源: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日本辦事處